蒙牛从崛起到“癌变” 蒙牛致癌黄曲霉毒素深度解析
据悉,全产业链格局是中粮和蒙牛合作的一个出发点。不过,在这次事件中拥有优质饲料资源的中粮,为何不能避免给眉山工厂供应原奶的牧场接触到遭受黄曲霉素污染的饲料;在饲料供应和采购上,中粮和蒙牛究竟有无共享信息,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答。
在蒙牛焦头烂额的同时,整个内地乳制品行业再次陷入质量危机。受事件拖累,2011年12月26日内地股市开盘,内地乳品业两大龙头企业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股价分别下跌5.36%及0.33%,12月27日,两者又再分别下跌3.08%及4.12%。
有欧资行消费行业分析师表示,与事件并不相关的伊利股份,其股价两日累计跌近一成,蒙牛股价下挫两成已在意料之中,预料事件负面影响仍然持续一段时间,蒙牛明年上半年的销量或将下滑,有待重新评估。
德银预计,蒙牛短期盈利增长将受事件影响,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该行未调整公司2011年盈测,但下调2012年至2013年的盈测9%,以反映此次毒奶事件拖累销售增长,目标价由31.5元削至22.6元。此外,美银美林亦将下调蒙牛评级至“中性”,目标价降至28元。
看管好企业的良心
蒙牛“癌”了,这只是一起事件,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实在难以找到新的措辞。国民已经从最初发现食品问题的暴跳如雷到如今的见惯不惯。为了追求利润,企业不断的抛弃自己的良心,收获的是国民指责、麻痹而后的抛弃。
基于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购买进口食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才萌生念想要移民?
事实上,国家质检总局12月24日公布,蒙牛于四川眉山工厂于10月18日生产的蒙牛纯牛奶(250ml/盒)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事发后,蒙牛立即在公司网站发出致歉声明。然而,自2009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蒙牛屡屡陷入质量丑闻,其惯用的危机公关手段均是发出致歉声明,此次市场难再被说服。
在蒙牛事不关己的声明发出后,国民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首先,蒙牛集团究竟生产了多少不合格的牛奶,市场上是否有蒙牛的黄曲霉素超标之问题牛奶,消费者谁也不知道;
其次,依照蒙牛集团自己的说法,黄曲霉素超标之问题牛奶仅是一个批次的,且已经销毁,然而,正像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相关负责人所言,其他没有检查到的牛奶并不完全代表没问题,也就是说,蒙牛集团究竟生产了多少不合格的牛奶,而市场上是不是真的没有黄曲霉素超标之问题牛奶,老百姓谁也不知道,所以国家质监有必要重新予以检测。
一般而言,蒙牛集团大面积生产出黄曲霉素超标之问题牛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蒙牛时而声称“质检员重大失误”,时而又说“眉山工厂的问题批次还在工艺期,还没有做出厂检测时就被抽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