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移山参—山移山与山移家的区别
放山时发现了野山参幼苗(山参捻子),由于重量小不宜作货,于是放山人集中所获,将野山参幼苗移栽到便于看护的山野林下,使其在野生环境下再自然生长十几年或几十年后再采收做货,这样长成的人参称作“山移山”,俗称“移山趴”或“山趴”,是传统意义的移山参。若将采获的野山参幼苗移栽到人工看护的参园子或庭院内生长则称作“山移家”。
“山移山”与“山移家”都是将野山参幼苗进行了移栽,前者是改变了野山参的原生地,移栽后继续在野生环境下生长,野生环境没有改变;后者是既改变了野山参的原生地,又改变了其生长环境,由野生变为养植。虽然遗传基因是野生的,前期生长环境也相同,但由于后期生长环境截然不同,因此,二者性状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等同。由于在采挖过程或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移栽方式多数是斜卧或平卧的,与原来的根系分布形式不同,又因移栽后的土壤往往较松软,养份充足,主根被全部埋在土里,因此性状特征变化较大。他们的共同特征如下:
芦:通常较短,芦的生长方向出现骤然转向,称为“回脖芦”或“转芦”,多为二节芦,无三节芦; 多见芦碗分布不连续或形态不连贯,后期的芦碗骤然放大,主因是被移动后,土壤变松所致。
艼:常见毛毛艼、掐脖艼,偶有枣核艼;艼多呈上细下粗状,多上跷或旁伸,下顺的少,也是由于后期在斜卧或平卧的体位下生长,不定根向下自然伸展,但当我们把主根向下拿在手里时,这些原本向下伸展的艼就被看作是上翘或旁伸的了,另外因土壤变松,故“毛毛艼”较多。
体:横灵体、顺体、笨体都有,主体质地较纯山参松软,体下垂,中下部较肥大,习称“大屁股”或“坠肚子”;腿常常上细下粗,腿多为二条或三条,单一者少,而且分腿(分裆)多数不灵活,常有拧腿的或拼腿的现象。
纹:外皮多粗糙,皮质松软,不紧细,黄白色,无光泽;横纹粗浅,常断续分布而不连续。常稀疏地延伸分布到主根的中下部,甚至主根通体全有纹。
须:老移山趴的须条与野山参相似,具有皮条须,珍珠点比较明显;但移栽后生长年限少一些的移山趴须少而细长,毛毛须较多,且多呈扇形分布,珍珠点不明显。
“山移家”由野生变为养植,虽然是野生基因幼苗,但在人工培植的优适环境下生长,其性状特征与“山移山”比较差别甚大。芦头多数为回脖芦;艼多、艼大、艼嫩;顺体、笨体较多,体下垂;表皮黄白色、粗糙松泡、无光泽;横纹浮浅,跑纹;根须如同栽培参顺直柔弱,珍珠点不明显。另外,最大特点是比重大,钢硬、浆气很足,放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
“山移山”这种移山参的遗传基因是天然野山参,有野性,后期生长环境仍然是荒野山林,与天然野山参相比唯一的区别是进行过移栽,所以是移山参中最好的一种。“山移家”虽然也是野生基因,但由于后期生长环境在参园子或庭院,使得其形体和内在质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这种移山参的品质不如“山移山”好。
图:移山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