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移山参—小栽子与老栽子的区别
“小栽子”上山和“老栽子”上山,俗称为“上山货”、“ 家移山”、“山参趴货”等,是移山参的一个种类。
小栽子上山(园参苗上山): 挑选二至三年生体形好或经过整形的园参幼苗,移栽到山野林下的自然环境中,任其自然生长一二十年后采收做货。
老栽子上山(园参上山):栽培的园参在五六年起货时或进行第二次移栽时,单株挑选体形好的或经过整形的人参,移栽到野外山林的自然环境下,任其自然生长十多年后采收做货。
“小栽子”和“老栽子”的共同特点都是经历过前后二期不同生长环境的人参,前期在人工管理的参园里生长了若干年,后期被移植到与野山参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继续生长,即生长环境由人工栽培变为野生自然环境;它们的种子都是来自栽培的园参品种,通常都是选自圆膀圆芦、竹节芦、线芦、草芦等长脖类品种;它们在栽培条件下生长几年后,再移植到与野生人参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再生长多年;移栽后一直不再动,不浇水,不施肥,不除草,只拔大草,人为地使其生长变得十分缓慢。一般在移植10年~20年后采收作货。不同的是二者移栽的时间早晚,“小栽子”上山是移栽未长成的园参幼苗;“老栽子”上山是移栽长成的园参,因此二者性状特征也存在着一些差别。
“小栽子”芦长碗密,圆芦较短或无圆芦,一般具有“二节芦”或“回脖芦”,基部可见二个较大而不清晰的芦碗痕迹,上部芦碗渐次变小变细密;艼较长大,粗细不匀,多有“毛毛艼”,上跷或旁伸,下顺的少;体质较坚实而小,多为横灵体或疙瘩体,顺体及笨体少,体型偏大;腿粗细不匀,长短不齐,极不灵活,时有拧腿或拼腿的现象,有时可见修整的痕迹;皮质松泡,黄白色或黄褐色,外皮较厚,时有皱皮或粗皮,无光泽;横纹稀粗且浮浅或近无纹,多为半截纹,时有分布在肩部的断纹和延伸到中下部的浅纹;水须较多,不清疏,须条较柔韧,多呈扇面形,“珍珠点”稀疏但较明显。“老栽子”外形特征与“小栽子”基本相似,但无圆芦,芦头基部的芦碗粗大,芦碗稀疏,体和腿明显粗短,且多见拧腿或拼腿的现象。皮粗,有较多皱纹,须多而散,多呈扇面形,“珍珠点”稀疏但较明显。
移山参:鲜品
移山参: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