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滋补品营养 > 燕窝 > 燕窝文化 >

李时珍之本草纲目燕窝的由来

2012-10-08 16:36:35   来源:24小时营养网   人气:

李时珍之本草纲目燕窝的由来

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引陈懋仁撰泉南杂记,对燕窝的叙述:「闽之远海近番处,有燕名金丝者。首尾似燕而甚小,毛如金丝。临卵育子时群飞进汐砂泥有石处,啄蚕螺食。有询海商,闻之土番云,蚕螺背上肉有两肋如枫蚕丝,坚洁而白,食之可补虚损,已劳痢。故此燕食之,肉化而肋不化,并律液呕出,结为小窝附石上。久之,与小雏鼓翼而飞,海人依时拾之,故曰燕窝。」。在西方,燕窝则被称为「edible bird´s nest」,意思就是「可吃的鸟巢」。

一般我们所见的燕子多居北半球,属Hirundinidae类,常见于中国、印度、欧洲及北美洲,是最广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燕子。其窝皆以树枝、细草、泥土所造,故此类燕窝皆无食用及营养价值﹐也并非「本草纲目」所记载的燕窝。

古时所载之燕窝为金丝燕(Collocalia,俗称Swiftlet or Walet in Indonesia),属雨燕科。金丝燕比我们常见的燕子体型较小些,背部羽毛成灰褐色,带有金色光泽,翅膀尖而长,四个脚趾都朝前生长。此燕的喉部有很发达的黏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可在空气中凝成固体,是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

金丝燕每年三、四月产卵,一次只产二颗蛋,产卵前它们每天飞翔于海面和高空,摄食海中小鱼、海藻或田野间的昆虫等小生物后,在消化完食物后,它们飞到海拔较高的峭壁裂缝、洞穴深处,以唾液分泌物筑成窝巢,大约要20多天才能筑成。筑成的窝巢,主要是为了孵蛋用,燕子并不居住在其中,对于金丝燕筑成的巢,采燕的人并不会作杀鸡取卵的事,他们会耐性等待金丝燕生儿育女,乳燕离巢,成燕即废弃此巢不再使用,便可进行燕窝采摘,燕窝的采摘期,一般是三个月,平均每期仅可采得8-15公斤的燕窝。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20公斤,甚至50公斤的燕窝。

分享到:

Copyright © yy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